誤區一 車充輸出的電流不能大于手機的最大額定輸入功率
正確的是充電電流“可大不可小”,舉個例子,一個輸出5v/2.1的車充,給一部最大額定輸入功率為5V/1A的手機充電,那車充給手機輸入的是1A,給平板電腦輸入的是2A,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充滿電量;但是如果是一個輸出電流為5V/0.8A的車充給同樣一部手機充電,輸入的就是0.8A,不僅時間慢,還會嚴重發燙,長時間會損壞手機電池。所以選擇一款足量輸出高品質大電流的車充,對延長你愛機的壽命是很有必要的。一般手機包括iPhone所需電流是1A(部分2A),平板電腦一般是2A,那么選多USB接口的車充就要符合這些標準了。
誤區二 車上有USB接口就沒必要用車充
有很多車是自帶USB接口的,而且可能還不止一個口,大部分人認為用車上的USB接口給手機或者其他任何設備充電都沒問題。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,因為絕大部分車內的USB接口都是為了音頻數據傳輸而設置的,所以部分車輛的接口電流遠沒有5V/ 1A,前面給大家解釋了充電電流“可大不可小”的原因了,如果你用車上的USB接口給手機甚至是平板電腦充電,電流要是不達標就會使設備受損。另外安卓機或者iPad充電時還會針對設備識別充電,每個車設計都不相同。
這么說,可能大家還是會不以為然,畢竟用車上自帶的USB接口充電方便又省錢嘛,我懂的,在網上翻到汽車點評網對不同車型做過一個測試,給大家看看。
誤區三 USB接口越多充電速度越慢
電流取決于電壓,不取決于USB接口有多少,因為電流是已經分好了的,相互之間不干擾,如果真的會比單USB接口充的慢,那誰還會去買了?廠家設計多個U口,主要是為了方便車主同時讓多款電子產品充電。
但是市面上確實存在一些,把低電流車充標稱為高電流輸出的廠家,因為電流輸出越大,對材質和生產工藝的要求越高,無良商家為了節省成本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,買到就真是倒霉了。但起碼還是要早發現的好,像我們這種沒有專業測試儀表的車主來說,只能是觀察買回來的車充,如果同時給手機和平板電腦充電的時候,又慢發熱又很嚴重的,就是電流不達標,最好趕緊換掉為妙。我所用的3USB接口車充就沒有這些問題。
誤區四 車子熄火后一定要把車載充電器拔掉,不然會使電瓶虧電
誤區五 車充一定要熄火斷電后再插拔,不然容易燒
對很多車充來說這確實是個概率問題,這就考驗車充的防沖擊能力了,并不是所有的車充都需要在熄火斷電后再插拔,比如我正在用的最高可承受DC40V的插撥帶電沖擊,可以隨意插拔毫無問題,避免廣告嫌疑,我就不說我用的是什么品牌了。
誤區六 不注意擴展口的最大功率